首页 百科 正文
食用百合怎么种植(食用百合怎么种高产?)

来源:网友投稿 浏览数:9054 关注:320人

大家好,近很多小伙伴在关注食用百合怎么种植,以下是(www.liyan0123)小编整理的与食用百合怎么种植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食用百合种植详细方法

食用百合种植详细方法:选地整地、种鳞茎的选用、种植、田间管理、采收。

1、选地整地

食用百合要选地势较高、向阳、排灌条件较好、土层深厚和肥力中上的地块进行种植。注意食用百合不能重茬种植,也不能与葱、蒜类作物轮作,前茬以豆科或禾本科作物为好。

选好地后进行深翻25-30厘米。整地要使基肥与土壤充分混匀,以利充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建议栽植前每亩要施入腐熟有机肥2500至3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作基肥。

2、种鳞茎的选用

食用百合要丰产,必须选择颗粒饱满、颜色洁白、没有苦味、没有损坏的百合种子。一般以选用50-60克的中鳞茎栽植经济效益为佳,每亩约需种球150至200公斤。目前市场上主要食用百合分三类:卷丹百合、龙牙百合、兰州百合。

3、种植

地温在十五到二十八度左右即可种植。种植前先对食用百合进行进行*物处理,然后按照每株之间间隔15-25厘米,每行之间间隔30-45厘米,将种子按这个密度摆放好之后就要掩种,一般是要盖上5-6厘米深的细土,再将土壤浇一遍水就可以了。

4、田间管理

食用百合在植株已长出60张以上叶片、日平均气温未超过23℃时要进行摘顶心。适期摘心的保留叶片愈多,增产幅度愈大。苗高30-35厘米时,要及时打顶、摘头,以促养分集中向鳞茎输送。

食用百合常见病害有绵腐、立枯、病 、叶枯、黑茎病等。种植户可通过种球消 、轮作换茬、清除杂草、增施P、K肥以及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锌喷淋等方法进行防治。

5、采收

食用百合在立秋之后茎秆已变黄枯死、花巳 落时要适时利用晴天进行收获,这时采收鳞茎发育充分,产量高而耐贮藏。采收时要挖出鳞茎切去地上部分,立即运回室内埋放,并在清洁的河沙中贮藏,以防变色和干瘪,影响经济收益。

食用百合怎么种高产?

百合由于具有较高的食用和*用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因此,种植食用百合经济效益较高,那么,你知道食用百合如何种植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食用百合的种植技术。

一、食用百合栽植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栽植的模式和时间,我们需要在定植前做一些准备工作。

1、整地施肥

百合属于地下球茎作物,而且生长周期长,需肥量较大,因此必须重施基肥,这也是百合高产的重要措施,一般百合基肥的施肥量要占到总施肥量的60%以上,建议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500公斤、腐熟饼肥50~75公斤、三元复合肥100公斤。

整地施肥把握的总原则是全田深耕,定向施肥。在耕地前,先将有机肥撒施,然后进行深耕,耕地深度要求要达到30厘米以上。在作畦时将饼肥和复合肥施于栽植沟,然后作畦。

2、土壤消

百合对土壤环境比较苛刻,在下种前必须要对土壤进行消 ,以 死土壤中的病原菌、虫害、杂草等,一般多采用化学消 的方法。以下2种方法任选其一:

必速灭熏蒸:每平方米用*10~15克,均匀混入土壤深层10~20厘米,洒水保湿后立即覆盖地膜3~4天,揭膜后锄松土层,2天后播种。

多菌灵原粉泼洒:按每平方米用50%多菌灵原粉8~10克与细沙混合均匀后,撒入土壤中进行消 。

3、作畦

坡地、丘陵地、地下水位低且排水通畅的可起平畦,畦宽1~1.2米,两畦间开宽20~25厘米、深10~15厘米的排水沟。地下水位高、雨水较多的地方,应高畦栽培,畦高30厘米,宽1米,畦间沟宽30~35厘米,深25~30厘米,以利于排水。北方地区也有垄作的,垄基部宽60厘米,顶宽约30厘米,高25~30厘米,沟底宽30厘米,灌溉、排水均较方便。

4、播种前种球处理

在播种前的15~20天,将籽球茎组成的母球茎进行分离,即把籽球茎逐个分离,并剔除有缺陷的种球,然后将籽球茎分级,以备分级栽植。

(1)浸种消

将分级完的球茎进行*剂浸种 菌。可选*剂有甲醛、治萎灵、双效灵、多菌灵、托布津、恶霉灵、克菌丹、福美双等,具体*剂用量和浸泡时间详询植保人员。

(2)催芽处理

百合喜冷凉气候,发芽适宜温度为15~25℃,超过27℃则休眠不发芽,因此需要低温催芽。将浸种消 后的籽球放在地窖或阴凉室内,放置厚度7~10厘米,然后盖细沙,细沙湿度以手握成团,放手即散开为度。经过15~20天,等大部分籽球茎发出白根时即可播种。

二、食用百合的栽植

栽植密度的确定:要根据当地实际土壤、气候、品种、种球大小等确定。以我们兰州种植的兰州百合为例,籽球茎20~30克的株行距可按(17~20)厘米×40厘米栽植;籽球茎12~20克的株行距可按15厘米×30厘米栽植。

栽植深度的确定:一般籽球茎小的种植深度为3~5厘米,大的为5~8厘米,培土后达到8~10厘米的深度即可,土壤黏重的浅栽,土壤疏松的深栽。

栽植方法:开好播种后,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千克,拌细土10~15千克,然后均匀撒在播种沟,然后再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播种沟,进行土壤消 和防虫处理。按照事先算好的株距摆放种用球茎,摆放时要芽苞朝上,并用细土将种球固定,后将定植沟覆土,覆土要稍微高出地面呈龟背形,以利于排水。栽植完成后立即浇透水,使种球与土壤充分接触,秋季栽种还有利于降低地温。

春栽可以直接进入田间管理,秋栽在栽后还要进行中耕除草和冬季来临前覆草保温的管理。

三、食用百合栽植后的田间管理

商品百合根据生长期,可分为鳞茎萌芽期、营养生长期、花蕾发育期和营养积累期4个阶段,各阶段的管理如下:

1、鳞茎萌芽期的管理

不管是春栽还是秋栽,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百合就可以出齐苗。春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秧苗早发,确保旺盛生长。

收盖草:在春季出苗前20天左右,冬前盖草要及时收走,保证提早出苗的同时也能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浇水:在栽种后10天左右浇缓苗水,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滴灌的方式浇水,以后视土壤情况3~4周浇水一次,判断是否浇水大标准是用手紧捏一把土,能握成团而不出水,放手即散这样的水分含量为适宜,而且浇水的时间好在早晨进行。

如果有条件,百合幼苗在出土前每亩用钾明矾或铵明矾3千克,稀释1000倍后浇施,雨水多的年份7~10天一次,可促进百合球茎的分化和膨大,可增产10%以上。

中耕、除草:在春季气温回升后百合出苗前,选晴好天气中耕一次,除草的同时提高地温,促进百合苗早发, 年中耕深度4~6厘米为宜,不能太深,否则会伤到百合的芽。

中耕1~2天后,用二甲戊灵或仲丁灵喷雾,基本上能杜绝一年生杂草的危害。

及时追肥:在新芽出土前,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每亩可施人粪尿或沼液1000公斤左右,促进百合发根和壮根。

在清明前后,当百合苗长至10~20厘米时,每亩施人粪尿500千克、发酵腐熟饼肥200千克、三元复合肥10~15千克,可促进壮苗。

2、营养生长期的管理

进入5月上中旬,百合的营养生长逐渐向生殖生长转换,这一时期的管理目标是控制地上部生长的同时促进地下部球茎的膨大。

追肥管理:追肥分三次。 次在5月上旬,施提苗肥促进秧苗快速生长;第二次在地上盘根未大量发生前,亩施饼肥200千克,施肥时施入行间,结合中耕进行培土;第三次施肥在打顶以后,可亩施三元复合肥30公斤。

打顶摘心:如果不生产鲜切花应及时打顶摘心以控制营养生长,减少养分消耗。当苗长至1米左右时进行打顶,有利于养分向球茎运输。

中耕培土和除草:在百合现蕾前应多次培土,有利于保肥、根系发育和防治植株倒伏及早衰等。如果是深栽应薄培,浅栽则应深培。结合培土,在5月下旬~6月初进行1次中耕,促进根系下扎。在封行前还应进行除草管理,可喷施大 禾、精喹禾灵、拿扑净等*剂,除草效果好对百合也比较安全。

3、花蕾发育期管理

如果只是为了培育球茎而不做花用,在花蕾由直立转向低垂时,可将花蕾用手或剪刀摘除,这样可节省养分的消耗。摘除花蕾后在一周内应及时喷施种球膨大素3000倍液+磷酸二氢钾750倍液,每隔10天一次,连喷3次,促进球茎的发育和膨大。

4、营养积累期管理

6~8月是百合的营养积累期,管理目标是及时收获珠芽,避免出现高温高湿、防早衰。

及时采收珠芽:如若不用珠芽繁育种球,珠芽可提前收获,减少养分消耗,一般来说,6月中旬是收获珠芽的佳时期。珠芽采收后,可通过叶面喷施叶面宝+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5天一次,连喷4~5次,在增加叶片光合作用的同时还可有效防止叶色过早出现枯黄。

浇水排涝:夏季容易出现干旱或多雨的气候,如遇干旱,有条件的应及时浇水;如遇雨水较多,下雨后应及时排水,做到雨停水干。

不同种类、不同繁殖方法的百合生长期有所不同,如果是多年生长,重复 年的管理即可,能进行商品采收的品种,要选择时机,适时收获。

四、食用百合的采收

食用百合的地下球茎,全年都可进行采收,但根据食用风味、商品价值的不同,收获时间也有所不同。

青收: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上旬,这一时期球茎和鳞片和含糖量都到了大值,为了获得大收益,可提早采收“清棵百合”供蔬菜用。

黄收:一般在7月下旬进行采收,此时是百合球茎淀粉含量高的时候,主要是用作加工或*用,加工干片及出粉率较高。

枯黄收:一般在立冬前后收获,是百合香甜风味浓的时候,这一时期采收的百合产品质量佳。

食用百合的栽植时间长,田间管理措施多,同时是以采收球茎为目的,因此,在具体管理时,要特别注重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的平衡。

以上就是食用百合怎么种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获赞:405 | 收藏:96 | 发布时间:2024-06-02 15:09:41

  •  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liyan0123.com/52807.html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