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正文
劳资**如何处理(劳资**如何处理)

来源:网友投稿 浏览数:6965 关注:314人

劳资**处理程序有以下几步: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遵规守法意识。2、关口前移,健全完善协调机制。3、建立欠薪保障制度。4、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5、加强对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6、加强民主协商。

文章目录:

一、劳资**如何处理

劳资**处理程序有以下几步: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遵规守法意识。
2、关口前移,健全完善协调机制。
3、建立欠薪保障制度。
4、切实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5、加强对企业的劳动保障监察。
6、加强民主协商,充分发挥三方机制的作用。
7、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依法惩处用工者的违法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8、建立高效的劳资**处理机制。
9、完善《劳动法》体系,使劳动关系协调和处理有法可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二、劳资**如何处理

劳资**的处理方法如下:
1、协商。双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协和让步,解决**。双方进行协商,比较快捷简便、心平气和,但应以书面方式记载协商内容;
2、调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终化解矛盾。当争议各方失去对话基础,通常需要寻求第三方进行调解;
3、仲裁。将**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4、诉讼。经过上述方法无法处理,一方可以就定金问题向**提出请求,由**裁决**的制度,**将会根据案情并结合双方提供的证据材料就合同定金问题作出裁判。诉讼一般属于终、权威的**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后屏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获赞:360 | 收藏:99 | 发布时间:2024-06-02 08:48:20

原文链接:http://www.liyan0123.com/35275.html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