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 正文
东山再起的典故(东山再起的历史典故)

来源:网友投稿 浏览数:1105 关注:303人

大家好,近很多小伙伴在关注东山再起的典故,以下是(www.liyan0123)小编整理的与东山再起的典故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东山再起的典故

东山再起的典故:东晋**家谢安在年轻时就已经成名,朝廷屡次征召谢安入朝为官,他一概推辞。后来有**认为谢安历年不应征召,应该禁锢终身,谢安便放浪于东部的名胜之地。直到谢氏的权势受到了很大威胁,谢安才有了做官的志趣,其后被征召入朝,竭力辅政,后官至宰相之职。

东山再起的意思

东山再起常用于比喻一个人在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典故的主人公是中国东晋时期**家谢安。“东山再起”出自《晋书·谢安传》,《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该书记载的历史上起于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原文为: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谢安的介绍

谢安字安石,是东晋时期**家、名士。谢安出身于名门世家,是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堂弟。谢安少年时,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导的器重,已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朝廷初征召谢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职,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

东山再起的历史典故

东山再起的历史典故如下:

谢安是东晋时期陈郡阳夏人,出身士族,年轻时就注意修身养 ,喜欢读书习艺,才气隽秀,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但他不愿做官,而是在上虞的东山筑庐蛰居,过着闲适的隐居生活。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有才干的人。

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直至他的好友、侍中王坦之去东山面请,痛陈社稷危艰,国势衰微,亟须良将谋臣匡扶,谢安才悚忧而起,**出山。其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既然“东山再起”,受命于危难之际,谢安宵衣旰食,不敢懈怠,开始了他中年以后二十年的奋作。

公元383年,苻坚亲率八十万大军从长安出发伐晋。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 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都慌了神,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

谢安审时度势,自己坐镇建康,指挥众人配合作战。因为他指挥得当,晋军以少胜多,后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

谢安个人简介:

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时期**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堂弟。

谢安出身陈郡谢氏。自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

简文帝逝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桓温死后,更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使晋室得以存续。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以上就是东山再起的典故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获赞:343 | 收藏:74 | 发布时间:2024-05-17 05:28:56

  •  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liyan0123.com/43560.html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