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正文
康熙传位(历史上康熙传位给谁)

来源:网友投稿 浏览数:8628 关注:337人

大家好,近很多小伙伴在关注康熙传位,以下是(www.liyan0123)小编整理的与康熙传位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康熙为什么传位给四子?这其中有何隐情?

“九子夺嫡”康熙晚年重要的**,终康熙选定了皇四子雍正,这才使得“九子夺嫡”尘埃落定,却哪料余波却影响了雍正时期,以至于连雍正晚年 弘时,都跟此**有关。

那么康熙为何选了雍正?有否隐情呢?所谓的隐情必然要有,但却从来不会“出人意料”。概括说来,隐情来自三方面。

其一:一位父亲的悲哀

作为一位父亲,拥有庞大的家产,九个儿子为了争夺继承权而不顾骨肉亲情,展开 拼。那么这位父亲是何感受?就两字:悲哀!

想制止却无能为力,因为连他自己都明白,这种努力属于徒劳。可不制止更不行,一旦局势失控,别说儿子们的 命,就连自己都堪忧。这种状态下,自然就产生了第一个隐情,那就是尽量找“善”的。(此刻的善,其事就是,无大恶即为善,别误会)

老大劝自己 掉太子,还说,老爸你不忍心,我就替你动手。父亲的反应必会恨不得抽死老大,故而老大被排除。老二,天天抱怨自己当太子太久,恨不得自己马上归西,这叫大不孝,也会排除。只剩下七个儿子了,其中还形成了两派,老四和老八,是首领。故而进入到第二个方面。

其二:一位皇帝的悲哀

皇帝大的悲哀就是丧失权力和王朝发生危机。康熙深知丧失权力之忧几率太小,完全可忽略。就只剩下王朝危机这方面了。

康熙由于推行仁政,因此到了晚年,官吏等大有成群坏掉的可能,且国库空虚,王朝危机的苗头已经出来了。那么此刻需要的就是整顿吏治,可惜他却被“九子夺嫡”捆住手脚,且人到晚年心有余力不足。

八爷,好名声,脑门上刻着一个“仁”。可康熙懂,这所谓的仁,已经推行不下去了。故而从皇帝这个方面看,此刻就出现了第二个隐情,世易时移,仁者淘汰!故而,如今,就只剩下了老四,这孩子铁面无情,谁都怵头他,自然就开始对老四,进行考察,故而又引出了第三个方面的隐情。

其三:一位“主审官”的悲哀

从父亲到皇帝直至“主审官”,这是康熙三大角色的转变,也是候选人不断被淘汰的过程。故而,主审官从来都是严苛的,要求对方完美,可惜却总悲哀的发现,哪有完美只有“适合”。

所以,当康熙转变为“主审官”角色时,便是在不断问:老四适合否?这个问题罢了。这才有了康熙派雍正代表自己主持祭祖,祭天等重大仪式,其主要目的就是考核!

且不但考核四子雍正,连孙子都捎带脚的要看看,毕竟这关系到王朝未来,发现:呦,弘历(乾隆)这孩子,福大命大造化大,大有明君之风。康熙等于考核了两代,这是第三方面的隐情。

当康熙走完这三步,自然四子雍正,就等于 颖而出了。

历史上康熙传位给谁

康熙把皇位传位给了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雍正帝一方面遵循顺治、康熙二帝“崇儒重道”的传统国策,重视正统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在**统治中的作用。同时,也主张“三教并重”;以“诚”代“理”,对程朱理学进行改造。

世宗尊孔、开日讲、举经筵,表明其在施政理念上一遵其父祖“崇儒重道”国策之旧,重视传统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在**统治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重视传统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教化作用。第二,以传统儒家“天人感应”思想为指导,利用“神道设教”进行**统治。

扩展资料:

1、雍正实行的摊丁入粮、耗羡归公与养廉银,奏折制度与军机处,秘密立储,改土归流,除豁贱民,设立驻藏大臣制度,都成为清朝一代不可移易之法。

2、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雍正

以上就是康熙传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获赞:820 | 收藏:91 | 发布时间:2024-05-12 04:03:20

  •  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liyan0123.com/43348.html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