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运营 正文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感统训练)

来源:网友投稿 浏览数:5780 关注:273人

大家好,近很多小伙伴在关注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以下是(www.liyan0123)小编整理的与感觉统合训练方法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并将这些**与运动相结合。

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

感统训练即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基于宝宝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的神经功能。

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宝宝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并将这些**与运动相结合。

感觉统合训练目的要用耐心培养宝宝的兴趣,建立宝宝的自信心;要让宝宝在游戏中感到快乐,自动自发才有效。该训练因人而异,让宝宝每天都有多样的感觉**。

感统训练方法有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觉训练、弹跳训练、固有平衡训练、本体感训练等,不同的感统训练方法所用的感统训练器材也不一样,妈妈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选用。

哪些儿童需要进行感统训练

有如下表现的儿童,可能是感统失调造成的:

1、 视听感觉不良 :不喜欢阅读,阅读时多字少字、写字颠倒顺序。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喜欢和别人说话,记忆力差。平时家长喊他,他也不在意,以为那与自己无关。

2、 触觉敏感过度 :表现为容易紧张,胆小怕事,不合群,孤僻,挑食偏食,害怕陌生环境,咬手指,爱哭。脾气暴躁,不喜欢他人触摸。

3、 触觉迟钝 :反应慢,动作不灵活,笨手笨脚,大脑分辨能力差。

4、 本体感失调 :方向感差,动作协调不良,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他儿童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工能力差。由于儿童总是顾忌身体如何行动,手脚不灵活,因此心情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长期就会表现出自卑感。

5、 前庭及平衡感失调 :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比一般儿童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容易摔跤。有的严重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做事协调能力差,会让儿童对事物的兴趣逐渐减少。

如果儿童有以上的表现,那么家长就该注意了,儿童需要这方面的训练。一般来说,以下几个年龄段是纠正感统失调的好时机:

0-3岁 :儿童感觉统合 基础训练阶段 ,也是感觉统合失调的 预防阶段 。

3-6岁 :儿童感觉统合 佳训练阶段 ,也是感觉统合失调的 治疗阶段 。

6-13岁 :儿童感觉统合 重要训练阶段 ,这是感觉统合训练的 矫正阶段 。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游戏

1、 与别人玩接球游戏(1-2岁)

训练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与儿童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难度设置:

(1)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儿童手中。

(2)家长把球伸向儿童,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

(3)当儿童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帮助给予:如果儿童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儿童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2、 能推“趣怪球”至 1米外的指14. 定地方(2-3岁)

训练目的:发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目测物体的速度的能力、反应能力),发展大运动——手部肘关节和手臂的活动能力。

训练要求:儿童和家长分别站在1米的距离内,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时要有另一协助儿童的动作。

难度设置:在一定范围内接球;B 听从口头指令去把球捡回指定地点。

帮助给予:尽量让儿童在一定范围内自己接球,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或身体指导。如果儿童对指令没有反应,需要加以身体指导及口语提、手势提示。

3、 扔球 3米远(3-4岁)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

(1)开始时如果儿童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

(2)给儿童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

(3)为鼓励儿童尝试,可**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4、 做5次前滚翻(4-5岁)

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本体感觉。

训练要求:让儿童模仿连续做5次前滚翻的动作。

难度设置:

(1)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

(2)要求儿童连续做5次,并要求儿童在动作过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

帮助给予:

(1)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儿童尝试。

(2)尽量让儿童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儿童的安全问题。

5、 用力拉着绳子时,仍能拉动绳子(5-6岁)

训练目的: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

训练要求:用力拉绳子的一端,儿童在另外一端能拉动绳子。

难度设置:

(1)开始时只稍微用力拉着绳子,让儿童容易拉动绳子。

(2)用力地拉着绳子,鼓励儿童用力拉动绳子。

帮助给予:

(1)可在地板上两人之间画一横线,儿童把拉过横线就得奖。

(2)及时鼓励和表扬儿童的尝试和成功。

注意:训练时,要配合儿童的力度,避免儿童因不当用力而受伤。

感统训练类别和器材

感统训练可分为触觉、前庭平衡训练、运动感觉等五个项目的训练,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感统训练方法,其使用的感统训练器材也有所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触觉训练 :强化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

训练器材有:**球、波波池、平衡触觉板。

适应症: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笨手笨脚、怕人触摸、发音不正确、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闭、体弱多病等。

2、 前庭平衡觉训练 :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系统自动反应机能,促进语言组织神经健全、前庭平衡及视听能力完整程度。

训练器材:圆筒、平衡踩踏车、**大龙球、滑梯、平衡台、晃动独木桥、袋鼠袋、圆形滑车。

适应症:身体灵活度不足、姿势不正、双侧协调不佳、多动、爱惹人、语言发展迟缓、视觉空间不佳、阅读困难、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学习能力以及习惯培养不起来。

3、 弹跳训练 :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系统,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

训练器材:羊角球、跳床。

适应症:站坐无相、姿势不正、情绪化、身体灵活度不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展迟缓、阅读困难、胆小、情绪化、笨手笨脚、视觉判断不良、触觉发展不假、关节信息不足。

4、 固有平衡训练 :调整脊髓中枢神经核对地心吸力的协调,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神经机能,奠定大脑发展基础。

训练器材:独脚椅、大陀螺、脚步器、竖抱筒。

适应症:多动不安、容易跌倒、脾气急躁、好惹人、语言发展不佳、缺乏组织能力及推理能力、双侧协调不良、手脚不灵活、自信心不足。

5、 体感训练 :强化固有平衡、触觉、大小肌肉双侧协调,灵活身体运动能力、健全左右脑均衡发展。

训练器材:跳床、平衡木、晃动独木桥、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圆形平衡板。

适应症:语言发展缓慢、笨手笨脚、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情绪化、组织力及创造力不足。

感觉统合训练的作用

1、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

2、感觉统合训练可使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入正常的教育之中。

3、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

4、感觉统合教育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影响。

(1)有助于培养儿童愉悦的心情,使儿童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2)促使儿童注意力集中

(3)感觉统合训练有助于特殊儿童建立自信

5、感觉统合训练可培养儿童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

6、培养儿童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7、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怎样做感统训练

在家里怎么做感统训练解释如下:

感统训练是针对大脑与身体感觉通路输入或信息处理混*导致感觉统合失调的唯一有效方法,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感统训练机构,家长可以选择带孩子去感统训练机构里训练;但毕竟孩子在机构上课的时间有限,回到家也想适量让孩子加强在课程上的训练效果,这样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家里没有专门的感统老师,也没有专业的感统器材设备,那么在家里应该怎么做感统训练,孩子能吸收到更好的效果呢

在家里做感统训练时,家长需要先了解孩子心理与身体的情况,如有在感统训练机构上课的孩子,那我们需要先了解对比下,孩子目前训练到什么程度了,在此之前感觉统合有欠佳的地方是否已得到完全改善,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进一步练习。而没有去过感统训练机构上课的孩子,那需要家长先学习了解相应的感统常识,再结果孩子的年龄段实际情况,在家进行合理引导、陪伴孩子一起进行训练。下面杰奥小编为大家推荐几项适合在家里做的感统训练小游戏,家长们可以带小朋友一起练起来

水中游戏

透过水的浮力及水温,**宝宝皮肤的神经,可以促进触觉信息的协调,所以水的游戏是感觉统合活动中用处大的。可以在水中放玩具,可以让宝宝边在水中玩,边用柔软的刷子刷身体,有助于触觉苏醒。

滚毯子

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注意力。

骑棉被马

将棉被捆成一个圆筒状,让宝宝如同骑马一样骑在上面,左右摇晃时两臂伸直,或上下弹跳,因为有棉被垫着,所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让宝宝尽情跳动,也可以用大枕头或大的靠背垫代替棉被。

“三明治”游戏

把孩子用毯子稍微用力裹起来,让孩子的身体有一种被按压的感觉,因为身体上被施加适度的压力是可以让孩子感觉到镇静的。把他滚进毯子里再滚出来,孩子简直是不能更爱这个小活动,当然这个要等孩子到了两三岁以后,也要调节好力度。

感统训练方法

1、 推球回去 :训练手臂的运动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方法: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宝宝双手接球。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接着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宝宝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

帮助: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的身体协助,注意培养宝宝在每一难度的独立*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

2、 呵痒痒 :加强肌肤的接触**。

方法:妈妈用手挠宝宝的头颈、胳肢窝、脚底等皮肤触觉敏感处,手的力度一阵轻一阵重,如果宝宝害怕,可以维持时间短一些。

3、 小小飞行员 :提高宝宝平衡能力。

方法:妈妈躺在地板上,让宝宝呈俯卧姿趴在小腿上,拉着宝宝的双臂,慢慢地伸展开来,顺势抬腿,让宝宝呈飞翔姿势,重复若干次。

4、 摆毛巾 :提升宝宝注意力集中。

方法:用一块大毛巾把宝宝包在里面,由你和你的伴侣各拉一头,左右或上下拉动毛巾,使宝宝随着毛巾摆动。同时可以让宝宝拿着小球,一边摆动一边向固定目标投球。

5、 梳头游戏 :锻炼宝宝手指的精细运动和了解自身形象。

方法:用梳子的尖端**宝宝的头皮,顺势梳头。也可以让宝宝在镜子面前自己动手。

6、 篮中寻宝 :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方法:准备一个水果篮,篮子内放各种不同质感、不同重量的玩具,鼓励宝宝从篮中将玩具一一取出,妈妈告诉宝宝玩具的名称,然后再将玩具一一放入篮中,反复2-3次。让宝宝多触摸各种玩具,在触摸不同质地的玩具时不知不觉地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7、 四肢运动 :锻炼宝宝身体协调能力。

让宝宝平躺,大人分别抓住宝宝两腿、两手,上下屈伸、开合,左右摇晃各4个节拍。再抓住右脚,向左摇过左脚位置,接着换左脚、右手、左手同样运动。

8、 水中游戏 :提高宝宝的触觉敏感度。

透过水的浮力及水温,**宝宝皮肤的神经,可以促进触觉信息的协调,所以水的游戏是感觉统合活动中用处大的。可以在水中放玩具,可以让宝宝边在水中玩,边用柔软的刷子刷身体。这个游戏,只要注意环境及水的温度就行,可借助给宝宝洗澡时进行。

以上就是感觉统合训练方法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获赞:700 | 收藏:67 | 发布时间:2024-06-02 20:56:09

  •  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liyan0123.com/38397.html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