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正文
先秦文化(先秦文化的知识有那些?)

来源:网友投稿 浏览数:7107 关注:278人

大家好,近很多小伙伴在关注先秦文化,以下是(www.liyan0123)小编整理的与先秦文化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先秦文化的知识有那些?

1、歌谣神话

远古时期民族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

神话是远古时代的先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中国神话大多保存在《山海经》、《楚辞》、《庄子》、《列子》、《淮南子》等古籍中,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有神话学价值,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多的著作。

2、诗经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3、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孔子编著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4、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 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5、楚辞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

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成《楚辞》一书。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经历和卓异的个 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扩展资料

原始社会至夏代的歌谣和神话传说都是口耳相传,属于口头文学,被保存在后世的著述之中。虽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多有篡改,或加上了流传时代的烙印。

但就其内容的本质而言,与原始社会的其他文化艺术有惊人的相似相通之处,是中国文学的萌芽。正如许多动物的坯胎和植物的萌芽从外表上难以分辨种类一样,文学的坯胎和萌芽也还没有独立成形。

一百余年前殷墟甲骨卜辞的出土,揭示了中国早的文字之谜。数以万计刻有成形汉字的龟甲兽骨片为研究殷商时代的**、经济、文化提供了确凿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文学的坯胎萌芽,有些卜辞文学特征相当明显。

甲骨卜辞是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到商纣王覆亡共273年之间的遗物,甲骨文字已有成熟的系统,说明盘庚迁殷之前已有文字,中国古代的书面文学肇始于殷商时代。

稍晚于甲骨卜辞的文字是钟鼎铭文。钟鼎铭文发现很早,西汉就有出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说:“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

宋代记载古器物刻辞的著述中已有不少“三代古器”。殷商时代的钟鼎铭文字数极少,西周的钟鼎铭文字数渐多,长的接近500字,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形成了名符其实的“文章”。

先秦文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所谓先秦,指的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先秦时期的文化

春秋时期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哲学思想: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是运行的,事物具有对立面,并且相互依存在,不断的变化.

老子是大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是进步的,其无为的**主张对缓和社会矛盾有一定积极作用.

孔子的思想:

思想内容:1·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即“爱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2·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

3·主张以德治民,在**上主张逐步改造.

教育成就及文化贡献:教育方面;他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提出“有教无类”,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编订和整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即“五经”

对孔子思想及实践活动的评价: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及教育家,儒学的创始人.其仁的思想,以德治民的思想,反对苛政,包含着维护统治秩序和缓和阶级矛盾,使得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安定人民生活具有进步意义.其维护周朝的礼,代表奴隶主阶级的意志,是维护奴隶制,反映了儒家学派厚古薄今变得历史观,所以具有保守 和落后 .同时孔子对推动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古代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因此孔子在思想上,学术上,教育上所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儒家学说经历代儒学家的发展和改造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同时对东亚一些国家和民族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背景:1·物质条件: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2·社会需要:春秋战国作为社会大变革时代,社会历史需要重新认识,百家争鸣是历史变动在认识上的表现.

3·**变革需要:各国的**变革与互相竞争需要理论指导.在尖锐的斗争中,实力无疑是基础.然而,没有适当的谋略,优势也可能转换劣势,所以当时统治者对人才相当重视.

4·环境与氛围:当时诸侯国纷争林立,**空隙比较多,思想环境较为轻松,便于知识分子自由讨论问题,施展才华.

5·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6·不同的阶级对社会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主要学派与思想

墨家:代表:墨子

主要思想:1·“兼爱”——不分阶级差别

2·“非攻”——反对一切不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 3·“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的任人唯亲.

4·墨子一书记载了许多关于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知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科学认识水平.

反映了战国初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队伍不断壮大的现实,这代表了小生产者要求和睦相处,有安定的社会环境以保证生产发展,提高**地位的思想.墨家学说在当时成为有实力的派别之一,有“非儒即墨”之说.

儒家:

孟子:

**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重民”思想表现:1·“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2·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得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主张宽刑薄税.

这种思想反映了孟子在社会变革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其仁政的思想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与统治.

荀子:

哲学观点:自然界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同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反映了战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改造增强.

道家:

庄子:

哲学:发展了老子的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属主观唯心论;

社会思想:鄙视富贵利禄,反对社会不公平现象.

庄子的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法家:

韩非子:

1·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按社会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2·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利用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以严刑酷法统治臣民;

3·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

法家思想体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进行**变革,建立封建制度的要求,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

以上就是先秦文化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获赞:541 | 收藏:95 | 发布时间:2024-05-15 08:44:42

  •  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liyan0123.com/40650.html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