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注 正文
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来源:网友投稿 浏览数:4636 关注:255人

大家好,近很多小伙伴在关注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以下是(www.liyan0123)小编整理的与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哪个厉害?

家康虽然局部战争打败了秀吉但是还是臣服于秀吉!

秀吉从贫民走下天下人是一个传说,老天的眷顾不无关系。这俩人说不上谁厉害,历史的走向先给了秀吉机会,秀吉死后,而家康自己创造了一个争取的机会,又牢牢把握住了。

丰臣秀吉 (日语: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1537年3月17日-1598年9月18日),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天下人,著名**家,继室町幕府之后,近代首次以天下人的称号统一日本的日本战国三英杰之一。

丰臣秀吉的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幕藩体制转化有一定成就。在位后期逐渐变得昏庸多疑,并发动文禄庆长之役,庆长三年(1598年)9月18日病逝。其后部将德川家康趁机夺取**。

丰臣秀吉出身寒微,却努力奋斗,建立了统一日本的丰功伟业,困于自己的出身,他一生都在拼命地证明自己,却在事业的高峰错误地发动了对明战争,这场战争终成为对他的致命打击,使得他一生功业化为乌有,身死族衰,他也因此成为一个悲剧英雄。

相对于信长给人有冷酷、虚无的印象,丰臣秀吉则给人有平易近人的亲切形象,在加上他以一介贫农子弟,能够攀升至权力的顶点,自然散发出一股草莽英雄的魅力。因此,饱受身份制度桎梏之江户时代的一般庶民,对秀吉的成功物语充满憧憬,并多少抱有秀吉情结。

德川家康 (日语: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英语:Tokugawa Ieyasu;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 ,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安土桃山时代三河国大名,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英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日本历史上杰出的**家和军事家。

元和二年(1616年),德川家康在骏府城逝世。享年74岁。遗体埋葬在骏府的久能山,1年后被改葬到下野国日光。被日本朝廷赐封"东照大权现",成为江户幕府之神,在日本东照宫中供奉,被后人称为"东照神君"。

德川家康一生的大业绩在于他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创的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维持了长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这给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庄园制时代略好一点的社会环境。

丰臣秀吉没有在活着的时候*了德川家康,他是如何想的?

丰臣秀吉不是在活着的时候不想*德川家康,而是根本没有办法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分析丰臣秀吉究竟是怎么想的。第1个方面,德川家康实力太大,丰臣秀吉没法动手。第2个方面,刚刚得到**就开始清除异己,其他的势力会对他不满。第3个方面,对外战争削弱了丰臣秀吉对幕府的管理。

丰臣秀吉不*德川家康,因为德川家康实力太强

我们要知道知田信长手底下实力强的就是德川家康而丰臣秀吉,本身就得位不正反对他的人还是很多的,德川家康虽然没有在明面上跟他作对,但是作为织田信长的老部下。德川家康的名望在那里实力在那里,丰臣秀吉活着的时候根本没法动手,如果贸然出手的话,反倒会让自己处处掣肘。

丰臣秀吉不*德川家康,因为内部势力会反对

织田信长死后权力出现真空,五大藩主各自为政,丰臣秀吉用强硬手段和精心策划的计谋得到了话事人的位置,但是他并不够实力去让五大藩主对他臣服,而这个时候贸贸然就对德川家康动手的话。其他四大藩主一定会感觉到威胁,从而一至*口对外,这一危险局面是丰臣秀吉不想见到的,也是不敢应对的,所以他不*德川家康。

丰臣秀吉不*德川家康,因为发动了对外战争

丰臣秀吉这辈子不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去攻打朝鲜,让自己陷入泥潭大明王朝为保护朝鲜派出军队与丰臣秀吉展开殊死一搏,这也使得丰臣秀吉的实力被大大削弱。而正是这一时期德川家康广泛培植自己的力量,这也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丰臣秀吉实力减弱,德川家康力量大增,丰臣秀吉已经没有能力去*德川家康。

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是如何统一天下的?

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是五大老的首领。\x0d\x0a\x0d\x0a日本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大名之间争夺**的斗争十分激烈,实现国家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形势下,德川家康要在**上有所作为,后夺取全国**,必须对统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认识,因时、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政策和策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他是顺应了时势,举措得宜的。 \x0d\x0a\x0d\x0a本能寺之变以后,丰臣秀吉捷足先登,抢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夺取全国**的机会。当时大局虽然对他很不利,但这时他与丰臣秀吉之间的关系和实力已非昔日的织田信长与他的关系可比。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他采取了有限的行动。1584年,德川家康应织田信雄之请,与丰臣秀吉战于小牧、长久手,就是出于有限目的的一种有限行为。长久手之战,德川家康打败了丰臣秀吉的一个支队,打死了丰臣秀吉的勇将池田信辉,迫使丰臣秀吉以相当有利于他的条件讲和,这对全国都很有影响,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不得不另眼相待。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没有把德川家康的**编入渡海战列。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德川家康的幸运,其实这是德川家康运用自己的实力和采取巧妙的策略得来的。丰臣秀吉出兵朝鲜,使丰臣**和西南大名损失惨重,而德川家康却在和平建设中积蓄了财力,壮大了力量。这些变化是丰臣氏**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德川家康后来夺取全国**的重要转折点。 \x0d\x0a\x0d\x0a注意内治是德川家康取得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德川家康的内治是和改组与强化封建秩序溶为一体的。在取得全国**前,每占领一地,总要对新领地的统治加以整顿,而不是一味追求武力扩大版图。夺取全国**后,为了巩固**,除保持丰臣秀吉的**成果外,又采取了一系列改组和强化封建秩序的措施。 \x0d\x0a\x0d\x0a一是没收和削减敌对性大名的领地,充实幕府的经济基础:德川家康没收了87个敌对性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414万石(一说没收了90个大名的领地),减封了三个大名的领地,总收入量为207万石(一说减封四家大名领地)。其中的3/4转封给自己的功臣和亲近大名,其余的1/4划为德川氏的直辖地,再加上甲斐、信浓、美浓、近江、越前、佐渡、陆奥南部等地区的直辖地,总收入量达6万石以上,此外,德川家康还把佐渡、石见、伊豆等地的重要矿山和京都、大坂、奈良、骏府、长崎等重要城市和港湾地划为幕府直辖。这样,幕府就几乎控制了全国的大部分重要财源。 \x0d\x0a\x0d\x0a二是建立起幕藩体制的封建统治制度。德川家康根据对幕府的向背,把全国的大名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他的儿子和德川氏的近支宗族,这一类叫做“亲藩”;第二类是忠于自己和自己祖先的功臣,这叫做“谱代大名”,“亲藩”和“谱代”是幕府**的支柱;第三类是关原之战前与德川家康同为大名的人,或战时曾忠于丰臣秀吉战后降服的大名,属于这一类的叫做“外样大名”。德川家康把三种类型的大名混杂相间,使亲藩和谱代大名监视外样大名。其次,为了加强对武士的统治,树立幕府的权威,又于1615年颁布了《武家诸法度》。其要旨是奖励文武、诫逸乐奢华、守节俭、严阶级(即服饰、乘舆的等级规定)、不得蓄浪人、不得擅自修缮城池、不得私婚、不得结党,但主要的是规定了大名的“参觐交代”制。按规定,全国外样大名分为东西两半,半住江户,半住领地;每年4月为东西两半部大名的交代时期(对谱代大名另有规定),大名的妻子须常住在江户,事实上作为人质,大名依地位带领侍从,构成“诸侯行列”,按期到江户参觐交代。由于“诸侯行列”人数众多,往返于江户和领地之间的耗费十分巨大。因此这一制度不仅可以使幕府实际上把江户交代的大名作为人质而加以控制,还可以大量消耗大名的财力,使之无力叛*。与此同时,德川家康还进一步推行丰臣秀吉的兵农分离政策,完善了身份制度,把整个日本社会划分为身分世袭的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内部又贯穿着纵的主从关系。后,在1615年还针对皇室、朝廷、寺社颁布了《禁中及公家诸法度》和五山十刹的法度。这样,以身分制为核心,以幕府为**的中枢,上对**、公卿,下至各藩大名、一般武士、僧侣、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幕藩体制。德川幕府就是主要靠这个体制来统治全国。 \x0d\x0a\x0d\x0a第三,在对外事务方面,德川家康不是个完全的锁国主义者。创立幕府后,他立即遣使朝鲜,并于1608年恢复了和朝鲜的邦交。与此同时,又积极谋求与明朝的间接贸易。他出于对军需物资和生丝贸易的需要,创立幕府后的初期,对发展与西欧各国的贸易也很积极。1608年,他聘用英国人三浦安针为外交顾问、贸易事务官,并向他学习世界知识、天文和数学。他甚至默许**教的传播,后来因感到危及日本传统的封建统治,又加以禁止。1612年,幕府在直辖地首先颁布禁教令,翌年便把这一法令推行到全国。1615年起,进而对朱印船贸易也严加限制。 \x0d\x0a\x0d\x0a第四,德川家康大力提倡文治。他十分好学,喜欢读有关治国平天下的经史典籍,鉴于字镰仓幕府以来佛教势力已与庄园制紧密结合的事实,他在创立幕府前一直抑制佛教,推崇儒家思想。创立幕府后,他认为庄园制已彻底摧毁,佛教因失去旧的经济基础和遭到沉重的**打击也已衰落,这时恢复佛教的威信,对巩固新**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因此晚年逐渐扶植佛教,与名僧探讨各宗的佛法,日益趋于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 \x0d\x0a\x0d\x0a德川家康一生的大业绩在于他继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后,改组和强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他开创的德川幕府在日本历史上维持了长达260多年的和平统一局面,这给日本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比庄园制时代略好一点的社会环境。但是,德川家康所改组和强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严格的身分制度把每个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个狭窄的框子里,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他推动海外贸易并非要民间贸易自由发展,走上近代重商主义的道路,而是出于幕府**和经济的需要,维护封建的**统治,其范围只限于由极少数幕吏、大名、特权大商人所把持的官方贸易,一旦超出幕府的**需要,就立即加以取缔或限制。1612年颁布的禁教令,实际上是德川幕府**锁国的开始,从1615年开始对朱印船贸易的限制,则是一种部分的经济锁国,是德川幕府后来全国锁国的先声。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对日本人民的思想起了很坏的束缚作用。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以后。

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是什么关系

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刚开始是对手,后来德川家康向丰臣秀吉臣服了。

1、德川家康

德川 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 ,日本战国时代三河大名,幼名竹千代。江户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杰之一。日本历史上杰出的**家和军事家。

德川家康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城,原姓松平,永禄十年(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母为广忠正室於大之方(传通院)。

桶狭间合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织田军击败强敌,并与武田家不断蚕食今川家的领地。本能寺之变后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与丰臣秀吉对峙,后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

小田原之战后被丰臣秀吉移封关东,虽失去长年的根据地,但得到丰臣**下外样大名中大的领地。担任五大老的笔头。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合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确定了霸权。

庆长八年(1603年)受封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创幕府。庆长十九年(1614年)至庆长二十年(1615年)经大坂冬、夏之阵灭丰臣氏,江户幕府统治体制从此坚如磐石, 日本进入和平时期。

元和二年(1616年),德川家康在骏府城逝世。享年74岁。

2、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1537年3月17日-1598年9月18日),原名木下滕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天下人,著名**家,继室町幕府之后,首次以“天下人”的称号统一日本的战国三杰之一。

丰臣秀吉是尾张国爱知郡中村乡贫苦农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本能寺之变后,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

天正十三年(1585年)担任关白,后担任太政大臣,获赐氏姓丰臣氏,后将关白职务让与养子丰臣秀次而自称“太阁”。建立了新的封建体制:确定士农工商的身份。

奖励新兴工商业,扶植城市的发展。天正十六年(1588年)颁布刀狩令,收缴民间武器,实行兵农分离,使武士集中居住于城市。

宗教方面,保护佛教寺院,压制天主教的传布,迫害西班牙传教士,开日后禁教锁国之先河 。

丰臣秀吉的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幕藩体制转化有一定成就。在位后期逐渐变得昏庸多疑,并发动文禄庆长之役,庆长三年(1598年)9月18日病逝。

其后部将德川家康趁机夺取**。

扩展资料:

在织田信长死后,织田家主要分为两派,分别以丰臣秀吉和家老笔头柴田胜家为首。天正十一年(1583年)丰臣秀吉在贱岳合战大败柴田胜家,不久攻下了胜家的居城北之庄城,接着与织田信长次男织田信雄同盟消灭了织田信长三男织田信孝的势力。

天正十二年(1584年),织田信雄与丰臣秀吉决裂,德川家康遂与织田信雄维持同盟,以保持他与丰臣秀吉对决的正义性,因为他是以保护织田信长之子的名义对抗丰臣秀吉的。

同年,丰臣秀吉出兵,两军在尾张国的小牧和长久手交战,史称小牧·长久手之战(こまき・ながくてのたたかい),丰臣秀吉军十二万余,德川家康织田信雄联军约三万,因为丰臣秀吉突袭别动队为德川家康识破,因而丰臣军阵亡池田恒兴、森长可、池田元助。

战况对德川军有利,其后丰臣秀吉无意再打而退兵,改为攻打织田信雄的伊势国,织田信雄向丰臣秀吉投降。

不久,德川家康突然向丰臣秀吉提出讲和,因为织田信雄投降,因而失去了与丰臣秀吉决战的意义。并将年仅十二岁的次男德川秀康送往大坂城作为人质,但仍与丰臣秀吉保持着不敌不臣的关系。

随后,丰臣秀吉在越中迫使佐佐成政投降,又平定了纪伊国的杂贺众,还在四国征伐中取得胜利。德川家康方面,派遣大久保忠世及鸟居元忠攻打上田城,被真田昌幸击败。

此外德川重臣石川数正突然投奔丰臣秀吉。在众多对德川家康不利的情况下,丰臣秀吉尝试诱使德川家康成为其家臣。

丰臣秀吉初将他的妹妹朝日姬嫁给德川家康作为正室,德川家康却无意臣属;不过当丰臣秀吉将他的生母大政所送往冈崎城作为人质之后,德川家康感受到丰臣秀吉议和的诚意,因而决议臣属,10月26日到达大坂城,27日正式从属丰臣秀吉。而他在丰臣阵营也得到了丰臣秀吉的礼遇。

同年11月,德川家康回到浜松城,接着将他的居城迁移至骏河的今川馆,并改其名为骏府城。丰臣秀吉征伐九州时,德川家康未被征调,摆脱了一次巨大的消耗。

天正十七年(1589年)后北条氏拒绝臣服丰臣家,于是丰臣秀吉下令全日本大名讨伐北条。德川家康在支援战线上有不少功劳,终北条氏在小田原城被包围一段时间后投降。

关白丰臣秀吉就此统一日本。战后德川家康转封关东,领有相模国、伊豆国、武藏国、上野国大部、下野国小部、下总国、上总国(至关原之战时,约为二百五十五万七千石),改建江户城为居城。

德川家康移封关东之事一宣布,内藤清成便奉德川家康令,率领大谷庄兵卫、村田右卫门等人,正式接受城池。天正十八年(1590年)八月初一,德川家康踏上了决定他后半生命运的江户土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臣秀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德川家康

以上就是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获赞:638 | 收藏:95 | 发布时间:2024-06-03 00:42:08

  •  标签:  

原文链接:http://www.liyan0123.com/36543.html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友投稿,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推荐阅读